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Discuz! Board1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姜还是老的辣 ----- 王华与他的“醉猫”

[复制链接]

1153

主题

852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11:17: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印象当中,北京不是个适合居住好地方。别看它是首都,高楼大厦给人一片繁荣的现代都市景象,马路高楼大厦的背后净是些小胡同,映入眼帘的则是一片破败景象。但北京是个包容性比较大的城市,大官小官,贫的富的,现代与传统互相兼容,各种文化,三教九流云集一地。实际当大官的,发大财的极少北京人。人说,北京人都是些提着鸟笼哼着京剧上公园晒太阳的主。北京人会侃能吹,租车司机关系可直通天子下接屠夫。北京不但传统的小吃多,而且传统的艺术作品也多是个再传统不过的地方了。北京人也是幸运的,他们居住在皇城脚下得天独厚,搞艺术的人得益于媒体集中,出名要比外地容易许多的地方,所以他们总是奔着北京去。然而,北京也是个大染缸、大酱缸,由于历史的积淀厚重,书画方面传统思想与传统的氛围浓厚,几乎所有的画家没有不懂画花鸟的;不懂画花鸟的恐怕也不像是北京画家了。大凡对北京画家的介绍,各种衔头总是比外地挂的名堂多一些,这几乎成了北京画家名片上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你北京的画家,原本就得天独厚,占了地利的便宜还卖乖?去!”这是南方许多画家一提到北京画家,都来气骂娘的话。咱也别装聋装瞎子说不是。北京的书画家或多或少都沾了首都的光。他们不但见识广,视野相对开阔,出头要比外地容易一些,名气响亮些,虚荣心重些。这些都能理解,我无法理解的是北京画家们功底扎实却也过于守旧陈腐,视野开阔但也创新不足。新笔墨本是一代反一代才能发展,名师多了,徒弟也多,无形中都受到束缚也多,所以受以获得承认的笔墨技巧捆缚较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近亲繁殖的结果都挤成了一窝不相上下的“土老帽”。他们的作品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但万变不离其宗,风格相同,大同小异,匮乏新意。所以,我从来就不看好北京画家。但,这个王华倒是让我有点刮目相看了。

      王华,就是个典型地道的北京画家。留住我的目光的是他的“胡同画”。前些年,我在北京住在“大酱坊胡同”半年左右,穿来串去没少见胡同,他的胡同画我一看到,就有种非常熟眼的感觉。我浏览他的博客发现,他从小在四合院长大,对北京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结,尤其对胡同有着别样的深情。为了画好胡同,他几乎走遍了京城内的所有胡同,一气呵成画了60余幅作品。笔墨语言恬静素雅,浓墨淡彩,一条小巷,两扇木门,三五台阶,几株老树,数枝闲花,墙上狭小窗户……这些极富旧时的和改造过的场景,经他笔墨渲染跃然纸上,很容易开启人们对老北京的记忆。说起来,他是以花鸟画著称的北京画家,北京画家们笔下的作品,我说了,给我感觉都是十足的传统味道。我过去也结识几个老北京画家,我还去过齐良迟(齐白石儿子)家拜访过他老人家,也看过他作画。他不但给过我“桃子”“螃蟹”,他老婆还给过我几只“小鸡”,都是典型的画。我一直珍藏到今。我前两年去北京时候,顺便看望一位小有名气原先在海南结识的画家朋友,他放这城里不住,跑到市郊区租了间农舍专门画画。我进去一看,墙上挂的,画字桌上没画完的,到处是花鸟山水。我问他:“你们这些北京画家怎么画来画去,都是一个模式,几百年不变,从这大师画里拔几根草,从那老师那抓来几只鸟,一放在一起就是一部作品啦”?他乐了“你丫以为传统的东西那么容易突破呀”。他和我说实话,僧多粥少,要想画能卖几个钱,功夫都花在创作外。到处参加活动,到处宣传搞画展。要谋生,那也是件无奈的事情。他们那里还有精力时间潜心专研创作呢?这位王华如何,我倒不清楚,但我从他的画作中感觉他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

      别人怎么评价他,我不知道也不管。我倒觉得这位老兄作为一个画家,他的眼光蛮独到。我说的所谓“独到”,首先在他的选材-------画胡同。严格说,他的胡同画笔墨也是传统的,传统也不是说不好,看他的作品即可感觉到其功底扎实,技法也娴熟。但问题也处在这,因为类似王华这种水平的画家,在北京毕竟是很多的。尽管他画艺属于上游,在竞争激烈的群体当中,要想让人刮目相看,就得拿出你与众不同“看点”了。我看介绍说,他却走遍了京城内的所有胡同,一气呵成画了60余幅胡同画。实在不可多见。他这种选择不是没有原因的。他是个老北京了,他说:“我没当过什么院长,反正在四合院长大,也没少在院子里跑。我居京四十载,京腔没学好,咱还是北腔北调”。按照他回复我的说法:“我画北京胡同,完全是出于一种职业习惯、生活经历的思考,一种对已经拆除或正在消失的古老的建筑文化遗产的留恋与惋惜”。随着北京的发展,以后北京的胡同就少了,甚至可能没有了。他要用他的画笔把胡同“抢救”下来,留在作品里,以后子孙后代可以见到它。可见,这人还是一个蛮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话,虽然这么说也没错,但我感觉,不能不说在人人都画花鸟鱼虫之时,他选择画这个题材,犹如做生意,人人都卖一个品种情况下,他另辟渠径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创意。折射出他头脑的灵活,并非死板教条之人。

      他的眼光独到,还表现在他很有灵气。我不妨解剖其胡同画来看看:一幅水墨胡同画,整幅画的画面,都是浓淡相宜的水墨,按照一般国画写实画法,他画的是胡同景象,会有其它颜色。如同是北京画家的张馨的作品,色彩就非常丰富。这个世界万物都是色彩斑斓的,然而,自然对象和笔墨意象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技巧的,如果一味地沉浸于前人的余绪中无法自拔,你不加于选择的话,你按照一般速写那么干,你作出的作品必然很平庸,类似水彩画。他王华谙熟画自古就有计白守黑的道理,我留意到他在他写的杂文《说黑道白》一文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画的各种色彩,其实就是颜色通过光照所反射的现象。没有光的照射,任何色彩将是漆黑一团。有了光,而没有物质的反射,就是白茫茫一片。宇宙的基本色彩就是黑与白。其他的五光十色都是由这黑与白幻化而来”。在他看来,世界上本不存在黑色的山和树,不存在黑色的花和草,画家用墨画出的山水与花鸟,正是体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它是抽象的美,是意象的美,是纯美之美”。可见,他非常注重画的特点。用墨也就成了他作品中的一道明显特色。换句话说,自然的景象都是有色的,我们司空见惯以后,看什么颜色几乎都一样。如果他那幅胡同画,全部都是色彩斑斓的话,重点就不突出了。在诸多的颜色当中,他根据作品的主题,选择的是具有元素的红色!突出灯笼与红门,这恰恰是最能与古老的胡同相吻合的相得益彰的颜色。他把握住了。为了强化,他擅长黑与白的幻化,他把其它颜色化成黑白墨色,淡化了的结果是灯笼出来了,红门凸出来了,非常夺目!

    你千万别小看他这一招,其实,这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画家的眼光,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个画家的文化底蕴。他知道灯笼和大红门意味着什么。这一细节的处理,折射出王华作品传统当中有“不传统”的创造性元素在其中。它让我想到现代广告摄影,我们从一些广告中常见一种作法:为了凸出主题,把周围的一切色彩都处理成为了黑白,唯独留下红色。知识的东西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他是不是从中获得灵感,我不知道。不管怎么说,我从他的选材到他对画面的处理看出,他这人很有灵气。这正是一个艺术家最需要的气质和素质。他的胡同画,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的。反正我是从这个角度读出了文化,也看到了他对画笔墨内在的精神高度的理解是比较深的了。如果你留意他的所有作品,你就不难发现,他极少大红大绿那般色彩鲜艳,他玩“墨”!实际上,大凡高明的画家,都偏向黑白,偏向墨。你不懂用墨,你就不是画家!可以这么说。他的功夫也就在这。艺术家不是培养的出来的,得有天赋,如果说他在众多的北京画家当中,能取得他今天这个地位,除了他具备扎实的画功底以外,恐怕与他细心观摩现代艺术最新活跃元素,学习采纳别人的优秀成果,改造自己画艺,提升自己水平不无关系。但,任何利,本身就存在弊的一面。我们要做的不是削减利(传统优势),而是正视伴随着它可能带来的“弊”,扬长避短,才能突破创新走出自己发展道路。客观地说,他的书法、篆刻相对他的绘画作品水平而言还有差距。可以肯定的是,其艺术成就是可喜的,他不同于一般北京画家那么守旧,其绘画水平亦非一般画家所能及,他创作潜力与发展空间余地还很大,目前还没形成鲜明的独具的风格,我想,按照他这种功底与天赋灵气,如果他能虚怀若谷,大胆尝试新的笔墨,他会有更大建树的。

      我写这篇文章,无意去全面解剖评价王华先生的作品,我也不敢去妄加评论。我只是很客观求实的根据自己的眼光检视,从一个侧面谈我一点观感罢了。我主要说的是上图的这幅“醉虎”画。上个月我上番禺看老虎,那里什么老虎都有,大大小小几十只,我留意人们画的老虎与现实中的老虎都很相像。画虎的人非常多,画虎画出名的人也不少。但细细看,名气大不见得每只虎都画得就好。画虎,贵在眼神!难度也在虎的眼球,必须准确,传神,一步到位。至于虎身、虎皮、虎的姿态,那都不是主要的。我手中收藏几幅虎画。画虎著名的汤文选,他是用大写意来画虎的。他画的虎没有其它颜色,就是墨的浓淡与线条。我看过他画虎,也有他赠送我两幅大写意的老虎。我也看过别人画的“醉虎”,说实在话,论传神,真不如这幅。这幅老虎与“醉”非常贴切。老虎喝醉了,我瞧它眼神-----凶猛的老虎,成病猫一样的老虎------老虎的余威却还在。你怎么歪这脑袋换个角度看它,它的眼睛始终盯着你。哈哈。我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绘画功底真不是吹出来的。王华,字子权,号墨霖,别号龙庆山人,1951年2月出生,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正平涉猎甚广,诗文,书法,篆刻多有涉足。北京画院研究生班毕业。其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构图奇险多姿,笔墨洒脱豪放,是近年来活跃在画坛的著名写意花鸟画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独具大家风范。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专家和市场的一致认可,作品曾被嘉德、嘉宝、索富比等多家拍卖公司拍卖。但愿先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撰文 儋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msenz Inc.    

GMT+8, 2024-4-20 19:20 , Processed in 0.70678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