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Discuz! Board1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驱使毛笔创造质感?

[复制链接]

1153

主题

8529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9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6:30: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质感是指对象所传达出的特有的质地感受,比如粗糙与光滑、尖锐与愚钝、光鲜与破落等等。


       质感在书法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非常重要,与轮廓的作用相比,更加内在,更有暗示性和隐喻性。与音乐类比,如果将旋律类比为轮廓,那么配器就可以类比为质感。用小提琴也可以演奏《二泉映月》,但是与二胡相比,其效果则有天壤之别。


    我们欣赏一件书法作品,虽然没有自觉意识到质感的作用,但质感层面所提示出的信息量非常庞大。润如春雨,燥似秋风,这些形容都是对质感的描述。

    毛笔、墨和纸,共同完成了质感。纸的平整度、纹路、纤维特性,墨的浓淡、润燥,笔的毛质、运笔的快慢等等,都是质感呈现的充分条件,只是这三方面的排列组合结果巨多,所以毛笔书法的质感就显得很复杂。

       这里仅仅分析由于笔法的不同而导致的质感差异。


       快与慢,流畅与滞涩,中锋与侧锋,这三方面,基本上涵盖了由笔法所决定的质感要素。

      
运笔快,墨向周围洇开的程度就比较小,这样,轮廓就相对清晰,字的气质就比较爽朗。另外,快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笔墨与纸张的接触不好,从而出现俗称的“飞白”,又叫“枯笔”,给人的感受往往是速度感,苍莽感,粗率感。当然,枯笔并不只因为运笔速度快,有时还会因为纸张过于粗糙,笔锋比较柔弱不太容易紧贴纸面,或者墨太少、太干。运笔慢,就意味着单位面积积存的墨量大,洇墨的程度就高,笔迹就比较实,字的气质就凝重厚实一些。枯笔




与洇墨效果图例


   流畅与滞涩这对概念,和快与慢这对概念有关联,更有区别。快,不见得流畅,比如车在搓板路上的颠簸,可能开得很快,但不流畅,类似于锉笔;慢,不见得滞涩,比如停泊的小船,随波荡漾,慢,但是很流畅,有些慢草,就是这种风格,比如八大山人、弘一法师的作品。
    流畅,是指运笔线路清晰圆转,绝大部分是直线与弧线的交接,很少有顿挫、有折线、有抖动。滞涩则相反。以怀素的《自叙帖》与张旭的《古诗四帖》相比,前者就流畅,而后者就滞涩。王羲之往往流畅,王铎往往滞涩,二者之间的审美趣味完全不同。所以王铎称自己得二王法,只是一种说法,他的作品风格与二王完全不沾边。

    中锋与侧锋,很大程度影响了轮廓,也很大程度影响了质感。中锋用的是笔尖,所以压强大,笔迹的特征往往坚实;而侧锋,由于力的分散,所以不那么坚实,往往比较虚,边缘不够清晰。中锋与侧锋不断地相互转换,就得出了丰富的笔迹效果,气质也更加丰满立体。

       墨法,应该很大程度归纳在笔法中。墨法无非是浓淡、润燥之别,尤其是后者,对笔迹的质感有很大影响。此不赘言。

       纸的质地当然极大地影响了质感,我们在分析纸的时候已经讲清楚。一张表面极为平滑的铜版纸,想弄出枯笔的效果几乎不可能。同样,墨再多,也不会洇开来。所以很少有人用铜版纸写毛笔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msenz Inc.    

GMT+8, 2024-5-6 06:48 , Processed in 0.75971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