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Discuz! Board1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离不开生活书画名家——李征

[复制链接]

523

主题

580

帖子

18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1:0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画名家——李征
李征,笔名墨龙1963年出生,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副主任、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名家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画,亲授名家刘大为、王琦、范曾大师指点。
1988年毕业于书画函授大学。1990年中央美院进修。作品曾多次在《工人日报》、《大众日报》、《书画报》、《美术报》、《书画艺术报》、等专题报道并发表。作品先后被编入《当代书画家杂志》、《艺术品收藏指南》、《书画名家收藏拍卖大典》等典藏。全国书画大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多次。2004年全国书画名家书画小品邀请大展荣获金奖;“国际书画大赛”银奖。
2005年8月被国家精选赴日本书画艺术交流,作品荣获日本国最高奖项“特别奖”。并被东京美术馆收藏。“中华时代十大书画名人”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荣获“一等奖”。12月电影百年盛典书画大赛荣获“佳作艺术创作奖”,受到了11位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并亲切接见。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瑞士、美国展出并收藏。
10月8日,在书画家协会北京创作基地,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李征和著名工笔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王露围绕“书画联展”作了一次对谈。李征提出的“书画互证”这一概念值得注意。
若干月后,备受关注的李征、王露书画联展将在美术馆举行。而与此前在美术馆进行的单一书、画展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两个书画家将用各自创作的书画艺术精品演绎一场“书画互证”的视觉盛宴。
书画互证。如何有效融合创新?评论家争论不休,但对于两位书画家来讲,这正是一次探索、实践的绝好机会。他们在墨韵淋漓中展示创意、理念,在苍润古劲中求丰富协调,把联展当作一次心灵的歌伴舞。
李征说:“通过我们的创作,让更多书画作品推陈出新,传承中华民族书艺文化。”“毫无疑问,书法是文学的艺术。”如何让书画的语言自然发生,李征把这归结为书画的力量、倾听的力量。
专家评说
艺术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艺术。
每次看李征美术作品的时候,都有一种清新感,这是他长期去基层生活的结果。
技法和构图是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绘画的内容和实质。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笔墨语言来反映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用美的图像给人以某种启迪和共鸣,是艺术家必须做到的事情,书画家李征就是怀着这样的情怀进行艺术创作的,希望他能用自己美的心灵创作出更多美的作品,以丰富大众对美的需求。 ——美协常务理事、著名画家 官布
艺术创作贵在创新,而创新并不限于技法,它包括绘画的题材和内容。乡村题材的艺术品,不管是文学的,戏剧的还是绘画的,都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艺术家是否从情感和行动上涉足偏远的农村生活,关乎到艺术家对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的情感问题。一切艺术都应该为大多数的人民服务,为他们而思考,为他们而创作。
书画家李征先生已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希望他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能用传统文化给养丰富自己,使传统绘画艺术在当代获取新的发展。——清华美院教授、著名画家 宋涤
书画家李征先生是近年来活跃在画坛上的一名青年画家,他的画风清新质朴、来源于生活。统观他的作品,既有豪放的笔墨,又有细腻的情感,尤其是乡村景物作品方面,有不凡的表现,呈现出画家对那方土地的真实情感。
艺术创作不能长年累月的待在画室里,那样生活就枯萎了,艺术也难以长久。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纯艺术的东西,所有的艺术都需要生活的充实,否则艺术将变得苍白,希望李征先生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继续保持以往的艺术道路,使自己的艺术更进一步。
——清华美院教授、著名画家 刘永明
书画果实
这些年,李征在书画技艺上,总是有着令人惊叹的造诣。国画“万山红遍入新秋”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春山帆影映朝晖”入驻中南海宴会厅收藏。“小村雪景”被画创作研究院收藏。书法《吉祥如意》赠送给法兰西共和国前总理拉法兰,作品还被港澳特首收藏,并入驻美国、日本等地美术馆。“室雅兰香”、“惠风和畅”等书画作品被拍了12万,对于那些心怀书艺梦想的人来说,这些标记光亮耀目令人艳羡。
在北京拍卖公司书画家榜单中,李征的书画作品多年“列位显赫”。拍卖公司的人告诉他,书画太抢手了,买家比过去多了,大家都深知价值。一旁的李征不以为然,写好书画,创新书艺,传承书道就可以了。而李征书画最大的不同是,用书画艺术精品演绎着“书画互证”的视觉盛宴。
李征一贯主张“靠文化来复兴人文精神”,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也是同世界各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李征把“文化”、“传承”作为书艺最根本的基点。
李征把山水风景搬到了画作长卷上,即使没有亲临也犹如置身其中。墨有浓淡,笔有纵横,张扬飞动,外气勃然。河的奔流、云的滚动、瀑的飞泻、松的掩映,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而李征的书法,笔法润涩间一种不屈的张力跃然而出,运笔在墨色深浅中映出气势磅礴般的构图。 其中“鸿运天成”、“日升月恒”,堪称书法中的精品,为大家所反复品赏、津津乐道。
知名评论家认为,李征的书画作品,线质雄阔,气韵卓然,墨色淋漓,气势开张,于古朴中溢出逸荡之美,他的艺术语言和而不同,逸笔潇洒,似不经意而奇趣天成,既有古典的书翰气息,又蕴含现代的审美元素。
在40多年的书画生涯中,李征的作品获奖无数,他把这归结为书画的力量、倾听的力量。在李征看来,任何领域的探索,都是找原点的过程。书画的语言关乎心理活动,牵涉的是人与文学的关系。如何让书画的语言自然发生,李征觉得,倾听比炒作要好。
书画狂人
苏东坡所说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李征很欣赏。李征的书画作品中,创作是以感性的、顿悟式的艺术思维方式来驾驭其艺术实践的,摆脱了通向美学境界的世俗的阻碍。
李征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因为字里尽有每个人的精神气质在。李征将这归结为“规则与章法”。而这书画造诣的完美诠释,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一位哲学家说过:“苦难和挫折是一笔财富,背负着它,可以永远不致使人堕落。”
1963年,李征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市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在他9岁时,母亲因病离开人世,这对幼小心灵的李征莫大打击。谈及此段经历,李征内心久久不能释怀,母亲的命运坎坷让他揪心不已,也让他发奋图强。
李征在10多岁时不得不撑起顶门立户的重任。也许因为沾了一方水土的灵性,李征从小就喜爱书画,10岁时就能临摹书画,与书画有了不解之缘。1981年秋天,山东省范围内招考科班书画学生,李征毅然报名参加了考试,意料之中榜单未有其名。李征从村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冒着瓢泼大雨来到了县城招考办。主考老师听完李征诉说后,被他的诚心打动,破格录取他为书画班学生。
李征从17岁开始正统习书画,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博得了“书画大家”的赞誉。对于书艺的理解,追根溯源,李征认为,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农村的质朴气息滋养了他的书画艺术,不论他的人生,还是他的书画艺术,都与他在农村生活中的每一分厉炼分不开。在他眼中,一切皆有书画可借鉴之艺术内涵。
上世纪90年代,李征既已成书法家、美术家协会会员。各名家字帖,历代碑版,均是几进几出。李征还得到名家刘大为、王琦、范曾等大师指点,亲授真传后书画有了质的飞跃。李征的笔法润涩间一种不屈的张力跃然而出,运笔在墨色深浅中映出山水画般的构图。
在《书画报》一文记录了李征,辛勤创造、获得丰收献给中华民族书画艺术宝库的奇葩阆苑,献给文化事业发展进步的历史璀璨。李征自甘寂寞于外、奋发痴狂于心。几年间,在北京、上海、内蒙古、苏州、西安等地,都有邀请他的个展举办,他绝对配得上 “书画狂人”这个称号。
布道者
“不管是欣赏还是收藏,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书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应该让书法走出兰亭。”李征说。李征有过这样的思考,作为传统艺术——书画将怎样走?又将走向何方?面对,李征说:“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是欣赏还是收藏,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书画,我希望书法走出兰亭,进入寻常百姓家。”因此,他的创作常与生活的时代和文化的大环境相联系,以期让更多人认识、喜欢书画。
李征认为,书艺来源于生活,一定要回归生活中。《李征书画集》展示了他创作的百余幅书画作品。通过展示书法创作成果,以书法会友、以一掬之水助推文化大潮发展。
李征认为,书画追求的是美,墨色中看到五彩缤纷,是一种幸福的陶醉。李征用心经营每一方寸书艺,丰厚的生活底蕴、扎实的“书外功”与精湛的“书内功”结合,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画艺术,被业界誉为“墨龙书艺”。
翻看李征简历,他有着鲜亮的光环: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书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当代书画研究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日本国最高奖项特别奖、中华十大书画名人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书画作品当国礼赠送外国元首,部分作品被中南海、钓鱼台、美术馆等收藏。
事实上,李征书画金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这在业界并不多见。尤其是在国画领域,李征皆通其精髓,或行云流水,或峰回路转,在历史延承中凸显独特艺术个性。
“不善学者守笺素,善学者变门庭。”李征认为,现代人创作现代书法,本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果笔墨总随古代,那就违背了前贤精神。如果艺术与时代同步都不敢,又谈何超越。在他眼里,任何书画都超不过生活本身。把生活中的逻辑写出来,你需要的是倾听。和笔下的字聊天——这是他写作的驱动力,也是他的乐趣所在。
“一个书画人,如果天天按规则写,最终会变成一个书画大家,书法技艺自然会逐渐回归。”李征非常欣赏这句话。而他的书法讲述的则是关于“布道者”的故事。书法结构看似规则繁复却毫无规则,其实这是一个布道者的规则。
书画教父
李征性格直爽,从他的装扮上,视乎也能为他的性格找到注解。身材魁梧,长发浓厚茂密,一口浓重的山东腔。论在书画界的辈分,李征属于为“书画界”吹响号角、发起最早冲锋、打赢多场漂亮硬战的元勋。凭着实实在在的作为和成绩,他绝对配得上“书画教父”这个称号。但李征视乎不以为然,只为践行对书道的理解。
“当一个书画家不故意耍技巧,不玩弄结构,老老实实写字,很少意识流,把自己的目光放低,到生活最深处,到人心最软处。”事实上,李征正经历从书画家到书画教父移形换位的临界点。正因此,影响力排名前10位的当代书画家李征位列其中。
李征伴守着书画走过成长,如今书艺如丽日中天的一峰。而研究书画艺术三十多年,他追寻“登上民族书画艺术大雅之堂”梦想。在潜心研究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他主攻多种山水国画,专攻“草、真、行、古、隶、篆”等多种书法。
书画界评论,墨龙书画突显了当代书画国粹之一。笔下有龙飞凤舞之功,有行云流水、典雅秀美之姿态;见雄浑苍劲、大气磅礴之气度;更独辟金石力度之韵迹;兼单开独家书法之篇章。
名成利就之后,李征被创作激情点燃,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对他来说,“艺术家要真真切切地了解,从‘铲地皮’开始,而不是变成脱离现实的贵族。”
从2004年至今,李征每年都要搞一次书画展。通过展览书画创作成果,以书画会友、以一掬之水助推文化大潮发展。李征所展作品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事物的热切关注和饱满热忱。
在书画日记里,李征以一如既往的谦逊,弱化自己书画的现实意义:我只想用书画的形式“与这个世界谈一谈”。李征的成就源于他深厚的功底,源自于他的朴实个性,更源自于他的创新精神。仅2002年起,李征获全国大奖30多项,其中21项金奖。书画作品入选《书画名家名作典藏》、《书画家作品选》等经典藏书。而公众通过书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书画家独有的文化心结。
正因此,不经意间李征出手,却暴得了盛名。李征其人其文是不寻常的,这种不寻常,在他生命途中从非文学到文学、从书画家到布道者移形换位的临界点前后,有由低调到高调、由宣泄到创造的不同体现,但坦率无伪的实质是一以贯之、持续不变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msenz Inc.    

GMT+8, 2024-5-7 06:33 , Processed in 0.6168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