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Discuz! Board1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钱特(Marchant)家族四代甄选清瓷御窑集萃

[复制链接]

3408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54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3:13:52 | 只看该作者





5910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2.6cm
RMB: 1,300,000 - 2,300,000
备注:
1. 重要私人家族旧藏,1930年代移居日本
2. 日本茧山龙泉堂,1940年代
    本品侈口小巧,外翻如唇,口部留白呈灯草边;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腹部暗刻三团螭龙暗纹,龙纹清晰。底部浅圈足修整圆润,胎质润白坚致,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白饮酒的酒坛而得名。豇豆红是康熙朝特有的釉色,非常名贵。外壁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烧制难度比郎窑红更高,所以产量很少,多为文房用具,供皇帝内廷赏用。康熙以后,豇豆红釉烧制技艺失传。《陶雅》言:“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饮流斋说瓷》亦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豇豆红太白尊,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92、293,图106。藏于上海博物馆之例,刊于汪庆正编,《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香港,1998年,图版206。又一例,原属大维德爵士雅蓄,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录于 Margaret Medley,《Ming and Qing Monochrome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伦敦,1989年,图版580。还有一例,略小,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见 Suzanne G. 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纽约,1989年,图版234。美国贝莱尔收藏一例,曾著录于1925 年纽约出版《The J. Insley Blair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贝莱尔藏瓷器),图版IV,编号110。





5894
清雍正 胭脂粉釉菊瓣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6.1cm
RMB: 800,000 - 1,200,000
备注:1. 托马斯科迪Thomas English Cody (1889-1948)旧藏
2. 柏知尼先生收藏
    本品器形优雅,胎薄体轻,直口,弧腹,圈足,整体呈菊花花朵造型,盘心略下陷,盘壁弧形并模印二十四瓣菊瓣纹,外罩嫩艳的胭脂水釉,圈足上露出细润洁白瓷胎。底施白釉,正中双圈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雍正皇帝拟取菊之形态美感凝练于瓷艺造型之中。予菊花之形化之于器物之上始于宋代金银器和漆器,后为瓷器所摹仿,此法彰显宋人至为高雅恬静之审美情趣,让生活四季都有菊之倩影,居室周围皆生隐逸之气。雍正皇帝深谙此道,在宋人创意的基础上,他引领艺匠们创制出紫砂和诸色釉菊瓣壶以及各式菊瓣装饰元素的陈设琢器,造型丰富,品类齐全,较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雍正十一年御窑厂精心制作的十二色菊瓣盘更将胤禛对菊花的喜爱表露无遗,此套菊瓣盘取秋菊之形,隽美佳妙,配以十二道匀净莹润的釉色,彰显出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将文人的意趣融入其中,遂成旷世名品,独步古今。
    深者为红,浅者为水。胭脂水釉为清宫色釉中最尊贵的品类之一,是瓷胎画珐琅的重要基本彩料,创烧于清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盛行,其以金为着色剂,用吹釉之法施釉,经800℃低温烘烧而成,其色如仕女化妆所用之胭脂,故名。因其配方为欧洲传入,故唐英《陶成纪事碑记》称其为“西洋红色器皿”,又因其釉色似盛开之玫瑰花、蔷薇花,因此又有“玫瑰红”、“蔷薇红”之称。
    传世所见,雍正御制诸色菊瓣盘的型式有二款,一款作四十四瓣,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套十二色菊瓣盘,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北京,2005年,页414-415,图版194号;另一款作二十四瓣者,数量及釉色皆较少。目前所见有柠檬黄釉、粉青釉、甜白釉、松石绿釉、胭脂红釉等五种色釉,总数量不过数例。传世仅见一对,为美国新泽西州RANNY SCHOOL旧藏,后于纽约佳士得售出,1989年6月2日,编号206。故本品属传世极罕之物,堪称清代御窑美学典雅,弥足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08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542
5#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3:16:51 | 只看该作者





5889
清雍正 霁红釉茶钟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7.7cm
RMB: 450,000 - 650,000
备注:1. 广东黄埔重要私人藏家旧藏,约1890-1920年代,后代递藏
2. 柏知尼先生收藏





    本品直口,深腹,圈足内收,造型饱满规整,圈足所见胎骨致密,外壁施红釉,釉色莹澈浓艳,如初凝之牛血,口沿处及圈足外壁有微流釉现象,有康熙郎窑红之遗韵,内壁及底施白釉,釉质肥腴坚致,光润均净。杯底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二行楷书款。
    仿制永宣宝石红釉器之品,于彼时当可谓雍正孜孜以求之情,而自康熙景德镇御窑厂复烧此品后,雍正时烧制工艺渐趋成熟,可谓达到顶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雍正行乐图·围炉观书》及《雍亲王十二美人图》中都有此种红釉小杯出现,由此可推断本品应是雍正皇帝御用心赏之物。
    雍正茶钟,造型似本品之浅墩式者,最为珍贵。本品近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以下渐形肥润,至足端截然而止,颇具康熙郎窑红釉特征,乃景德镇御窑厂刻意为之,传世极为少见。香港松竹堂收藏一例,录于《琅环琳琅-松竹堂御窑瓷器珍藏》2016年01月,页138,图54。上海文物商店旧藏之例,见于《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09月,页108,图133。另有一例,着于《古代陶瓷艺术 明清彩瓷与颜色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01月,页208-209,图86。纽约E.T.HALL旧藏一例,于纽约佳士得2004年售出。瑞士玫茵堂亦藏有一例,与本品造型一致。





5897
清雍正 粉青釉浅浮雕花卉纹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22.2cm
RMB: 650,000 - 850,000
备注:1. 1980年代购自Marchant
2. Ira and Nancy Koger伉俪旧藏
3. 纽约苏富比,1990年11月27日,编号29
4. 纽约佳士得,2007年9月19日,编号369
5. 柏知尼先生收藏
出版:《Recent Acquisitions》,Marchant,2008年,编号35






本品撇口,垂腹,圈足,修胎规整,尽显雍正之器轻巧俊秀、工丽妩媚之貌。全器内外满施粉青釉,釉面匀净光泽,釉汁肥腴,釉质细腻,与玉质之莹润如脂殊无二致,光华内蕴,臻于纯美,展现了极为高超的制作技巧。外壁腹部模印浅浮雕一周缠枝花卉纹,为浅浮雕技法精制而成。其花饰疏朗有致,布局之妙,独见匠心。剔刻精湛细致,富具立体感,所施粉青一色,温润厚腴,秀美天成,淡淡的嫩翠色,予人无限娇美之感。碗底正中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08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542
6#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3:20:24 | 只看该作者





5898
清雍正 仿汝釉小花盆及盆奁
“雍正年制”款
盆D13.9cm,托D14.3cm
RMB: 1,300,000 - 2,300,000
备注:
• 花盆:
1. 1940年代购自山中商会,东京
2. 欧洲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3. 纽约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4. 纽约佳士得,2008年3月19日,编号655
5. 2008年5月4日,购自Marchant
6. 柏知尼先生收藏
• 盆托:
1. Goldschmidt先生旧藏
2. 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20日,编号490
3. 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编号70
4. 柏知尼先生收藏
    花盆折沿,深腹,圈足,通体施仿汝釉,圆足无釉,此盆素面无纹,冰裂开片自然,釉色宁静纯美,气息柔和,以媚人之釉色取胜,给人以温润之感,仿汝达到如玉般的质感。底心处有一出水孔,在出水孔四周等距落青花”雍正年制”篆书款。盆奁亦折沿,圈足,腹壁出弦纹一周,优雅至极,底亦署”雍正年制”款。





本品最所落款识与常见雍正同类所用双圈楷书款不同,为极为少见之雍正篆书款。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清雍正 斗彩岁寒三友图执壶”所书款识一致,故,此类款识书写,应用于雍正御窑少量且等级极高器物之上,且烧制数量极少。
    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1732)九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奉上谕:着寄信与年希尧,将霁红、霁青、均窑、汝窑小花盆、水连烧造些来。先做木样呈览,朕看准时再发去烧造。”拍品即为此类花盆中的仿汝釉品种,由皇帝亲自选样看准,足见其烧造极受重视。本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藏品,同属前述清档记载奉上谕烧造的品种,胎体较厚,通体施仿汝釉,釉面肥腴温润,呈色匀净淡雅,与小巧简美的器形相称,体现了雍正单色釉瓷追求形色相合、以雅为尚的艺术造诣。台北故宫藏品,录于《清康雍干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1986年,页72,图35。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一例,可见《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卷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92,图168。香港胡惠春先生旧藏一例,录于《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2005年,页52,图9。





5904
清乾隆 窑变釉双耳盖碗尊
“大清乾隆年制”款
H21.7cm
RMB: 850,000 - 1,250,000
备注:1. 日本大阪工业大学主席,Masataka Inoue教授旧藏
2. 1975年代,购自Seigando & Co., ,东京,日本
3. 柏知尼先生收藏
    本品瓶唇口,长颈,颈饰双云耳,折肩收腹、圈足,因其从腹部分开,上下扣合而成一体,形似盖碗,故称”盖碗尊”,是清代官窑的典型器。全器通体施红、蓝、白相间的窑变釉,红紫交融于身,口、耳等处因釉汁流淌而呈现特有的月白色与蓝色,斑斓无比,纵横变化,颇有意蕴。足底为酱黄色釉,落”大清乾隆年制”篆书刻款。
    据《清文件》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皇室派驻景德镇御窑厂的内府员外郎、陶务佐理唐英协理景德镇御窑厂窑务,七年(1729)会同幕友吴尧圃“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终于熟知了“物料、火候生克变化之理”,经反复实验,雍正十三年(1735)“新得窑变”。由此,仿古的铜红窑变釉,从造型、装饰到釉色各方面获得可控的突破,制器烧窑渐趋完美。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被视为一种祥瑞的象征。
    首都博物馆藏之例,见《官窑名瓷》,台北,1993年,147页。著名颜色釉收藏家,美国E.T.HALL家族珍藏之另一件作例,售于伦敦苏富比2006年7月12日,编号150。日本茧山龙泉堂,与日本细川家族旧藏一例,展览于《细川护贞コレクション展 II:清の磁器.波斯の陶器》,熊本县立美术馆,熊本市,1993年,编号53,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14年10月8日,编号3111。





5905
清乾隆 炉钧釉灯笼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23.5cm
RMB: 800,000 - 1,200,000
备注:1. 日本私人藏家旧藏
2. Dr. Lowell S. Young先生旧藏
3. 1997年6月16日,购自Marchant
4. 柏知尼先生收藏
    本品口外撇,短颈,筒形腹,下承圈足,因形似灯笼而得名。瓶腹部两侧堆贴瓶状双耳,瓶上加瓶,寓意“平上生平”,构思新颖,别出心裁。通体施炉钧釉,釉彩自然流淌,蓝、紫等色交织熔融,极尽变幻之能事,足内釉底浅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乃先钤章后上釉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msenz Inc.    

GMT+8, 2024-4-29 10:21 , Processed in 0.7874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