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Discuz! Board1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昌硕拜师

[复制链接]

523

主题

580

帖子

18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0:2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onghe 于 2013-11-25 10:29 编辑

    “师说一篇陈历历,门生再拜舞蹲蹲”。这是艺术大师吴昌硕题杨见山遗像中的两句诗,忆他承师杨翁的一则轶事。
    杨见山名岘,号庸斋,自号藐翁,浙江湖州人。工书法,精经学,擅诗文,特别是他的“八分书”,二分似隶,八分像篆,怪石嶙峋,遒劲古朴,别具一格。他为湖州千臂亭所书“千臂亭”三字及题跋,千钧笔力,字字珠玑,尤为今人所赞叹。吴昌硕与杨见山早年在吴兴华楼桥潜园主人陆心源家认识。那时,杨见山是吴兴有名的“六才子”之一,经常诗酒会于潜园;吴昌硕则随陆氏手拓《千臂亭古砖图录》,早就有拜杨见山为师之意。
    吴昌硕辞去安东令以后,流落苏州街头,以卖画为生。一天,他庄重地备了一份大红帖子,一身整齐,去寓庸斋拜杨见山为师。杨见山是个意气潇洒、生活不拘细节的人,一见吴昌硕这副样子:短褂长衫,衣冠楚楚,一进门便拱手长揖,有单膝下跪之意,不禁哈哈大笑道:“俊卿兄,你这是干啥呀?”吴昌硕不知所措,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是来恭恭敬敬拜你为师的哩!”杨见山听后,双手一摊道:“你看我……”吴昌硕朝他一望,杨见山布衣不整,满头蓬发,脚上的一只鞋子也穿倒了。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吴昌硕正要掏呈帖子,杨见山连忙制止道:“快收回,快收回,你我同里同艺,何师之有!”吴昌硕只好收回帖子。为了记志这一承师趣事,他在呈杨翁一首诗中说:“奇文诸子笔,余事八分书,迎客履倒著,说诗头懒梳。 吴昌硕第一次拜师不成,杨不肯接帖。第二次,他用极其认真的工楷,写了一封长信给杨见山,再次要求“称师”,列于门下。
    杨见山看过信,深感吴昌硕求师学艺的挚诚,表示愿意以兄弟相称,共同切磋艺事,但仍婉言谢绝称师。他在长长的复信中说:“来函敬悉,如此称谓(指吴称杨为师),未免太俗,拟仿从前沈仲复与藐订交之例,彼此赠物,即俗间之换帖也。犬马齿差长(杨比吴大25岁),藐潜称兄,君即吾弟。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吴昌硕读后深为感奋。此后,杨吴两人诗书往来甚密。吴昌硕客苏州、寓沪上时,藐翁不时有诗作寄赠,书画请吴题款,并将自著《迟鸿轩诗集》手稿寄吴指疵;吴昌硕也经常有金石书画呈藐翁教正,对杨见山推崇备至。
    吴昌硕和杨见山换帖兄弟相称,深交数十年,但一直师称杨见山,他以“藐翁吾先师”之句题诗作书,并自称“寓庸斋内老门生”。艺术大师尊师重道之忱,虚怀若谷之心,足以传为佳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msenz Inc.    

GMT+8, 2024-6-2 08:02 , Processed in 0.7156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