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Discuz! Board1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4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恩钊山水画作品展(水笔墨精微,变化丰富)

[复制链接]

3408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5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4:54: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47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48年迁居北京。1984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美协培训中心高研班授课导师,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特聘教授。
  90年代以后,多次参加美协美展及各种邀请提名展等并获奖。
  2005年以来,受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美术家协会等的委托,为国家重要场所创作大型作品二十余幅。
  在北京、广州, 郑州、长春、徐州、吉林、汕头、威海、及日本大阪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5次。




  在各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八种,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画集-师恩钊》(大红袍)。《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书画报》、《画》、《美术家》、《荣宝斋》、《收藏》、《文化报》、《艺术报》等数十种报刊都作过专题评介。《美术》,《艺术》、《上海画院》、《CEO》等三十余种刊物做过封面人物专题介绍。入编多种美术画册。
  近年来,多次参加文联和美协等组织的出国交流活动,赴俄罗斯,法国,意大利, 德国、奥地利、瑞士、日本等 国家考察办展采风。




  师恩钊多年来致力于继承和探索北派山水画的精髓,在传统和创新的交汇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他的山水画恢弘大气,雄劲苍茫,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对山石的理解刻画及对云气的独特塑造,使他的山水画彰显个性。他以尽量丰富多变的笔墨语言及章法结构并借用西洋画法来增强画面的可视可读性,他将具有时代感的大自然的美寓于传统的笔墨构架中,作品正大而典雅,壮美而和谐。他踏踏实实地走着一条雅俗共赏的路,在当下种种的“时髦”中显得卓尔不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8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54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4:55:25 | 只看该作者



年表

1947年       
5月,出生于山东济南。祖父是一家外企公司的高级职员,外祖父是济南知名企业家。父亲师树简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他一生中主要成就是研制成功一种用于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燃料的催化剂,为我国“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母亲胡英修一直在大学图书馆工作,是一位传统的勤劳持家的职业女性。师恩钊刚满1岁时,随母亲到北京与父亲团聚,住在父亲工作的北大校园中的朗润园,在风光如画的未名湖畔度过了幼年时光。师恩钊从小最大的乐趣就是画画,母亲常把他的“作品”拿给同事们看,总是得到大家的称赞;
1954年       
7岁,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儿时的师恩钊虽然也顽皮爱玩,却能静下心来认真画画。他特别喜欢画小人书,照着画、背着画,甚至多年以后还能记得古代大将的盔甲有多少种鳞片;
1957年       
10岁,父亲受高教部聘请,支援边疆,举家来到呼和浩特,主持创建了内蒙古大学化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师恩钊转学到内蒙古师范学院附小,在学校里他是大家公认的小画家,还是“三道杠”的少先队大队长;



1960年       
1960年13岁,升入内蒙古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美术专长在画雷锋、卡斯特罗的画像,画宣传“三面红旗”和反帝的漫画等黑板报和宣传画中得以发挥;
1963年       
16岁,考入重点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两年制高中试点班。虽然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组,但没有获得正规的学习。毕业那年中央美术学院没在内蒙古招生,而且父亲又希望儿子能在科学领域有所作为,他便报考了理科院校;
1965年       
18岁,考入内蒙古大学化学系,但入学后他的专业思想很快就动摇了,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最喜欢的是画画,心中的理想还是要当画家,他为自己的专业苦恼着;



1966年       
19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很快就“停课闹革命”了,父亲被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他的一些权利也被剥夺了。但也是因祸得福,他有了很多画画的机会。“大串联”时,他和几个同学组成了“长征队”,一路南下,历时4个月,行程数万里,跑遍了半个,还步行千余里,从韶山走到井冈山之巅,饱览了祖国山河,这可以说是他绘画生涯中第一次大采风,也是他日后画山水画的原始积累。之后,他参加了市里组织的美术界联络站,有机会翻阅了大量图书画册,也观摩了不少绘画作品。“文革”中的“红海洋”开始时,学校成立了美术小组,师恩钊当组长。学校里到处竖起了大宣传板,画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及革命历史题材的宣传画,主要的大画都由他来主笔。此时,市展览馆有一批美术院校的学生在搞展览,刘大为是学生中的业务骨干,师恩钊常常到那里去观摩学习。直到若干年后他到军艺学习、参加美术活动等等,经常得到刘大为老师的指教和帮助,他一向把刘大为老师看作自己美术生涯的恩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08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854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20 14:57:16 | 只看该作者



1970年      
23岁内蒙古大学的全体学生到河北磁县军垦劳动,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他没有放下画笔,一有休息时间就画速写。他后来被调到师部去搞展览,还担任美术设计;
大学毕业,这几年由于“文革”,化学没学成,画画倒成了主科。被分配到吉林省,自己选择了山清水秀的延边,被分配到延边师范学校,当了一名美术老师。白天上班,晚上和所有的节假日,都伏在那张仅半平方米的桌子上笔耕不辍。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爱好绘画,以此为乐,在延边九年的艰苦日子里,没有荒废过光阴;
,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的王淑英成婚,多年来是他艺术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助手。他们有一女一子,女儿师东琳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服装系,儿子师丹青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后赴美留学,获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1979年        
32岁,“文革”结束了,禁锢的思想也松动了,被调到了离北京不远的华北油田,任师范学校美术教师;
1980年        
学校派他到中央民族学院进修。进修归来,学校便委以筹建美术专业的重任。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筹建工作中。美术专业办起来了,他多次进京请名师来授课,刘大为、杨力舟、王迎春等老师都来过。后来,华北石油成立了教育学院美术专业,师恩钊任主任,负责全国各油田美术教师培训工作;
1984年        
36岁,他争取到了去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的机会。班上同学们非常珍惜时间,节假日也不休息,大家轮流做人体模特儿,晚上到火车站去画速写直到深夜。这些大龄学生用辛勤的汗水弥补着逝去的光阴。在军艺期间,受业于刘大为、史国良、王文芳、刘天呈、孙克等老师,也得到何海霞、秦岭云等先生的辅导,受益匪浅,同学们后来大都成了军旅画家中的骨干;
1987年      
40岁,学校批准他外出写生,他独自一人走进张家界的深山峡谷。在采风中他内心深受大自然的触动,当即做出了“专攻山水”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写生归来,他创作了一大批山水画,并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武陵奇境—师恩钊国画展”。此后他多次独自一人游历名山大川,又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大自然的美时时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



1990年      
43岁,参加旅游书画联谊会。当时,这个组织会聚了全国各省市的顶级知名画家,是改革开放早期的高层次画家的联谊组织。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美术界的活动。他的作品《大山晨》在旅游书画艺术节上获银奖,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展览;
同年又参加“丰收杯”画大奖赛获优秀奖;
1991年      
应邀在日本大阪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38幅,受到日本各界的好评;
同年参加台湾“当代名家书画展”;
被聘为副教授。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他什么课都上过,素描、速写、色彩,人体写生,国画人物、山水,透视学,美术史等。在他日后山水画的发展中,造型、体积、明暗、构图、色彩、笔墨等诸多构成他绘画风格的元素都与他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涉猎有着直接的关联;
1992年        
获得日中艺术交流中心颁发的金奖;
1993年        
46岁,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师恩钊国画展”,展出作品40幅,张仃先生题字“冰壶秋月,抱朴归真”,刘大为老师撰文《走向成功之路》;
6幅作品参加香港“旅游书画名家展”,10幅作品参加新加坡“现代水墨画展”,3幅作品参加美术家协会“新人新作展”;
1994年        
3月,应邀在长江三峡举办个展,作品20幅;
5月,在河北画院精心创作了《太行金辉》。
1996年        
作品入选“’96中日现代水墨画交流展”;
1997年        
参加“墨海精英国际书画大展”,获银奖,多幅作品参加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8年        
出版第一本画册《当代画家师恩钊》,美术馆馆长杨力舟撰文《大自然的歌手》;
12月应邀在威海画院举办画展,展出作品60幅,之后,3幅作品被国家领导人收藏;
1999年        
52岁,加入美术家协会;
《碧水》入选“联和国’99世界和平艺术大展”,获世界和平教育者奖;
《古国风云》入选“画三百家”展览;
《水长流千古》入选“建国50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获优秀奖;
《神山古韵》参加“’99澳门回归画•摄影作品大展”,获银奖;
这一年前后历时两个月,精心绘制创作了《飞越太行》,此画于2000年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美术作品展”,获得最高奖;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师恩钊从开始专攻山水到对山水画有了一定理解和研究。这一阶段的作品风格体现了介于真实与非真实之间、回归自然的创作思想。他每作一画都认真构思构图,反复积墨渲染,并开始将西画的光影、色彩及素描关系等融入画中,每一幅小画都要加工多日、精雕细刻。当时没有任何市场功利的影响,完全沉浸在自我的艺术创作状态中;
2000年      
53岁,在单位办理了“买断工龄”,成为自由画家,举家来到北京发展;
7月,解放军艺术学院聘师恩钊为客座教授,后来又被美协培训中心聘为高研班授课导师;
《雪域春歌》参加光明日报社组织的大展;
《雪域秋高》参加纪念吴道子艺术大展,入选《今日美术》大型画卷;
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师恩钊国画作品精选》;
在深圳参加美协“21世纪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
从这一年开始,师恩钊才有机会广泛接触社会,参加笔会及各种美术活动,同时也开始进入了艺术市场,卖出了第一幅画,此后师恩钊的画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2001年        
54岁,年初,在友谊宾馆参加为内蒙古灾区募捐的赈灾笔会;
4月,去广东七星岩、鼎湖山等地采风;
6月,应邀为东港市政府创作巨幅画作《东方初晓》,期间到凤凰山采风;
7月随文联、美术家协会采风团去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参加笔会,为西部地区治沙作贡献;
秋天到大兴安岭写生,领略北疆边界风光;
收起 >>
2002年        
55岁,6月,开始参加山水画研究院的艺术活动;
9月,文联培训中心在太行山大峡谷开办高研班;
师恩钊的授课,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评价,后被聘为文联艺术中心培训部副主任;
2003年      
56岁,《美术》杂志第三期发表作品及评论家孙克的文章《深沉内蕴厚积薄发—观师恩钊的山水画》,《书画报》《荣宝斋》(特刊)《美术报》《国画家》等作了专题评介;
作品《燕山浮玉秋高洁》获第二届美术金彩奖;
《晴天碧水燕山幽》入选“第二届全国画展”;
《深山幽潭》参加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4月,牡丹节期间,应邀在菏泽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品56件,时逢“非典”,遂辗转商丘、太和、阜阳作巡回展览,历时一个多月才回到北京;
7月,应邀去徐州,在李可染纪念馆举办“师恩钊国画展”,展出作品30幅;
8月,应邀到延吉市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48幅;
9月,赴俄罗斯海参崴观光;
中秋节之际第四次上长白山采风,之后画了一批长白山题材的作品;
这一年,创作了《秋风晓月》《燕北秋光》《太行初曦》等大型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msenz Inc.    

GMT+8, 2024-6-11 21:00 , Processed in 0.87933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