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1

标题: 画如何面对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19 15:58
标题: 画如何面对世界?


近百年主动积极向西方学习,尤其是引进和推行西方教育方法和体系的结果,的确彻底地打破文化的原有格局,改变了许多传统的观念,极大地开阔了人的视野,也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受到亡国灭种危机的刺激,变革的浪潮变得越来越猛烈而且激进,尤其是发展到对自身的文化传统也丧失了信心,这种变革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误区。



  这个误区,就画范围来看,一言以蔽之,就是弃己之长、用己之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弃线条造型之长,用体面造型之短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9-19 16:09


  在,绘画和书法用的是同一种基本材料,那就是圆锥形的毛笔、宣纸或绢,再加上松烟墨。这种共同的工具导致了绘画与书法息息相关,以线见长。这根线,固然能够勾画形体,但又超越于形体。因为作为物象轮廓的那根所谓“线”,其实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人的主观感觉,因此与真实存在的“体”和“面”比较,它与人的心灵、情绪的联系更加直接。

式的圆锥形毛笔与世界上其他的笔相比,表现力强大得多,也丰富得多。同样是一笔画出来的线,但是毛笔通过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的运用,就能把书写者的个性、气质、修养、性别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传达出来,引发读者的共鸣。在书法和绘画中,线条的表现力可以说发挥到了极致,也是其他绘画工具无法望其项背的。


  但是,近百年引入西方观念,使画转为追求用“面”和“体”去造型,结果,线条的运用被严重弱化,甚至被抛弃。无疑,无论是线还是体、面,都是造型的手段;只不过,受工具和用材特性所限,画的画家无论如何努力,也绝不可能做到像用油彩和棉布作画的西洋画家那样,把体和面画得那般逼真、具体和丰富。弃长用短的结果,只能使画降格为西洋画的笨拙学徒。









欢迎光临 Discuz! Board1 (http://www.shuhua01.cn/upload/) Powered by Discuz! X3.1